微信公眾號
    通知公告

    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關于征求《重慶市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21—2025年)》意見的通知

    來源: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2-03-11 09:57    閱讀數: 1422

    各區縣(自治縣)地方志工作機構:

    為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全市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全國地方志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和《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促進新時代地方志事業發展的意見》精神,根據全市地方志工作實際,我辦研究起草了《重慶市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212025年)》,擬經市政府同意后,印發各區縣(自治縣)地方志工作機構貫徹執行。為提高文件的針對性和可行性,現送你們征求意見。請于2022318日前,將修改意見書面反饋至市志辦綜合處,我辦將根據修改意見進一步完善后報市政府審定印發,無意見也需反饋。

    系 人:張  莉

    聯系電話:89075096  15826256116

    真:89075098

    電子郵箱:cqsdifangzhi@163.com



    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239


    重慶市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212025年)

    (征求意見稿)

    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地方志作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書”,是一個地方的“家譜”,具有“存史、資治、教化”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編修地方志歷來是“守土者之責”。為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全市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促進新時代地方志事業發展的意見》,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

    “十三五”時期,重慶市地方志事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三個圍繞、三個服務”工作思路,守正創新、積極作為,地方志事業全面發展。依法治志全面加強,2020年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大力促進新時代地方志事業發展的意見》,指導全市地方志事業發展的“3X”文件框架體系初步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機構組織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進一步健全。第二輪市、區縣兩級綜合志書編纂工作全面完成,共出版125部、169冊,計2.4億字。市、區縣兩級地方綜合年鑒實現全覆蓋,一年一鑒、公開出版?!吨貞c歷代方志集成》等一批舊志文獻整理出版。地方志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重慶市地情網完成升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影響力日益擴大,數字方志庫初步建成。14部鎮(街道)、村志入選中國“名”“特”志系列文化工程。市方志資料庫建成投用,部分區縣建成方志館。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方志文化傳播、理論研究和隊伍建設等穩步發展。

    同時,全市地方志事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地方志法治建設滯后,依法治志的意識還不強;機構編制和隊伍建設薄弱,區縣地方志工作機構歸口、名稱不統一,人員結構有待優化,業務素質亟待提升;少數地區和部門對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落實國家規定的“一納入、八到位”不夠到位;方志館建設相對滯后,尚未成立地方志學會,全市讀志用志的濃厚氛圍尚未形成等。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為地方志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吨貞c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并將國家方志館長江分館暨重慶方志館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重大項目,地方志事業面臨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全市地方志系統要自覺擔負起“為黨立言、為國存史、為民修志”的歷史使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當代提供資政輔治之參考,為后世留下堪存堪鑒之記述。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依法履行地方志工作機構職能職責,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推進全市地方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牢記地方志工作的政治屬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化地方志“官書”地位,為黨立言、為國存史、為民修志,確保地方志事業發展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堅持正確方向。把好意識形態關口,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地方志工作。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講好歷史故事,記載發展脈絡。

    堅持依法治志。全面強化依法治志意識,將地方志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確保地方志工作機構和工作者依法履職。加快地方志立法工作步伐,完善地方志政策體系,確保地方志事業發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堅持全面發展。以修志、編鑒為主業,統籌兼顧地方志成果開發利用、地方志信息化建設、方志館建設、舊志整理、地方史編寫、理論研究等工作,實現地方志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堅持守正創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修志的優良傳統,嚴把政治關、史實關、質量關,確保每一部地方志成果都能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增強地方志成果的可讀性,擴大受眾面,提高傳播力。

    堅持修志為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拓展方志文化內涵,助力文化強市建設,增強人民文化自信。大力促進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讓地方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推動地方志立起來、活起來、強起來。

    (三)主要目標

    根據國家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時代地方志職責使命,到2025年,志鑒編纂質量全面提升,“十業并舉”全面協調發展,地方志工作保障全面加強,初步建成國家方志館長江分館暨重慶方志館,全市地方志事業發展整體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三、主要任務

    (一)完成國家部署的重點志書項目。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全面開展《重慶扶貧志》《重慶全面小康志》項目,按時高質量完成編纂任務。

    (二)科學謀劃第三輪修志工作。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啟動第三輪地方志書編纂工作,認真編制工作規劃,做好方案論證、篇目設計、資料積累、隊伍培訓等準備工作。推動鄉鎮(街道)和有條件的村(社區)開展志書編纂出版工作。

    (三)全面提高年鑒編纂質量。堅持地方綜合年鑒由地方志工作機構組織編纂,確保市、區縣綜合年鑒編纂出版全覆蓋,鞏固“一年一鑒、公開出版”成果。推動《重慶年鑒》和區縣綜合年鑒爭創全國精品年鑒。加強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機構協作,高質量編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年鑒》。

    (四)大力實施“名”“特”志系列工程。推動全市國家級名鎮名村實現志書編纂全覆蓋,全部申報國家級“名”“特”志系列工程。開展重慶市級名鎮、名村、名街、名特產品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村落、中華老字號等系列志書編修工作,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市編纂各級各類“名”“特”志書100部。

    (五)加快推進方志館建設。積極推動國家方志館長江分館暨重慶方志館建設,打造長江文化、方志文化和巴渝文化新高地。繼續辦好川渝共建的重慶方志館重慶大學分館、四川大學分館、西華師范大學分館。加強區縣方志館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市建成15個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區縣級方志館。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社區)建成史志館。

    (六)深入開展舊志整理工作。開展對歷代舊志資源的搶救性保護和影印、點校、提要、考錄、輯佚等工作。完成《重慶歷代優秀方志點?!肪幾氤霭婀ぷ?。

    (七)加快推進地方志信息化建設。按照共建共享、“全市一張網”的原則,建設維護好“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門戶網站和“重慶地方志”微信公眾號。加強全市志鑒成果和地情書籍數字化,充實地方志全文數據庫。利用新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構建地方志智能化服務平臺,提高地方志文化的傳播能力。

    (八)加強學術理論研究。高質量辦好《重慶地方志》雜志,加強與市內外史志期刊的合作交流,擴大全市各級各類史志期刊的社會影響力。積極支持巴蜀方志文化研究中心開展工作。整合社會資源,加強與史志學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密切川渝地區地方志工作機構聯系,廣泛開展方志理論和巴渝文化研究。

    (九)提高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探索編纂志鑒簡本、地情概覽、專題資料等“輕讀物”,拓寬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編纂《重慶簡史》《重慶簡志》《重慶援藏建設志》等專題史志書籍。辦好“重慶方志大講堂”和各級各類史志講堂,推動方志文化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軍營。支持有條件的圖書館(室)、農家書屋、“職工之家”等設立“方志圖書角”,推動形成全社會讀志用志的濃厚氛圍。

    (十)多渠道征集地方志資料和實物。開展方志典籍、歷史文獻、家譜族譜、專題報告、研究著作等地情文字、圖片、音視頻資料,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一切具有“時代印記、方志特性和文化符號”的實物載體的收(征)集和整理工作,拓展珍稀資料收(征)集范圍和渠道。

    (十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與新時代地方志事業發展相匹配、專兼職相結合的人才隊伍。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地方志工作者的專業素質。發揮好重慶市地方志專家庫、重慶市地方志專業人員庫的作用?;I建重慶市地方志學會(或史志學會)。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地方志顧問委員會。

    四、保障措施

    (一)依法治志。加快推動地方志立法,健全地方志規范性文件體系,確保地方志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強化市、區縣兩級地方志工作機構職能,確保依法履行組織、指導、督促和檢查本行政區域內地方志工作的法定職責。加強地方志政策法規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提高全社會依法治志意識。全市各級各部門都要依法履行好地方志編纂,或提供修志編鑒所需資料的職責。

    (二)組織領導。按照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規定,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機構組織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地方志工作體制;建立健全各級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統籌、規劃、協調本地區地方志事業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地方志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做到“認識、領導、機構、編制、經費、設施、規劃、工作”到位。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要加強對本地區地方志工作的組織、指導、督促和檢查。

    (三)經費保障。建立同新時代地方志事業發展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機制,將地方志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切實保證工作正常開展。圖書資料收藏保管條件和工作條件不能滿足基本需要的區縣,要盡快補齊短板。

    (四)隊伍建設。加強全市地方志系統工作力量,嚴把地方志干部入口,加大干部教育培訓、選拔任用、交流鍛煉力度,大力培養優秀年輕干部,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地方志工作者培訓考核和地方志成果表彰制度,開展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活動,落實知識產權保護、稿酬報酬等有關規定,營造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

    国产大学生三级在线视频|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尤勿视频|{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亚洲 日韩 欧美 综合 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