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區區情概覽
北碚區幅員面積7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1萬,轄9個街道8個鎮,是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兩江新區和重慶市高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和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的重要板塊,先后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
北碚歷史悠久、底藴深厚。李白、杜甫、李商隱等文人騷客在此情遣嘉陵、放歌巴山,老舍、粱實秋、郭沫若等三千名流抗戰時在此共筑“東方文化的諾亞方舟”,“鄉村建設”先驅晏陽初、愛國實業家盧作孚、新儒家代表梁漱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此躬耕育人、桃李芬芳滿天下,國學大師吳宓、中國土壤學科開拓者候光炯等曾在西南大學執教,“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從這里走出,工程院向仲懷院士、吳明珠院士在這里工作和生活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鄧小平、劉伯承、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這里領導了大西南的建設。
北碚區位條件優越,交通方便快捷。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5公里,嘉陵江黃金水道縱貫南北,襄渝、遂渝、蘭渝鐵路橫穿東西,渝武高速、渝廣高速、二環高速、三環高速、中環快速和輕軌六號線穿境而過。完善的交通體系承轉南北、聯接東西,讓北碚完全融入了主城一刻鐘生活圈。
北碚境內的縉云山是重慶市主城區唯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區森林覆蓋率超過50%,城區綠化覆蓋率45%,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多年位居主城區第一,推窗見綠、開門見景、四季見花,山水風光旖(yi)旎(ni),自然環境優美,是名符其實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署授予“迪拜國際人居環境良好范例獎”。北碚旅游資源豐富,已形成了生態、溫泉、文化、鄉村、濱江“五張牌”的旅游產業,巴山夜雨地和溫泉故里蜚聲中外。
北碚正處在重慶主城向北、向西發展交匯主戰場,成渝“雙核”相向發展對接帶上,擁有兩江新區、高新區、自貿區“三區疊加”的區位優勢,是重慶市唯一的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示范試點,2018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十佳城市”。我們聚焦聚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先后引進世界500強企業43家,中國500強企業28家。我們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和文旅康養產業,集聚重慶工業大數據制造業創新中心、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重慶分院和國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大數據重慶分中心、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三大件”,全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產業生態園,北碚已成為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北碚科創資源豐富。擁有西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重慶材料研究院等一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匯聚了市級以上科技研發平臺92家、“兩院”院士5名、各類研究人員超過一萬人。近年來,我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同中科院的院地合作,與西南大學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通過探索“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團隊—企業”協同創新模式,打造校地、院地合作“升級版”,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已成為科技資源和高端人才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