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區區情概覽
綦江區位于重慶市南部、四川盆地東南與云貴高原結合部,地跨北緯28°27′~29°11′、東經106°23′~107°03′之間,東、北、西面分別與南川區、巴南區、江津區接壤,南面與貴州省習水縣、桐梓縣交界。區境東西寬65千米,南北長82千米,面積2748.2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0.8萬公頃、林地面積8.9萬公頃、水域面積5133.3公頃、綠地面積1229公頃。轄7個街道、24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地古南街道中山路1號。2021年末戶籍人口91.34萬,其中城鎮人口40.16萬,鄉村人口51.18萬。202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2.43%。
全區屬喀斯特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境內平均海拔254.8米,最高點為黑山鎮獅子槽東側山峰(海拔1973米)最低點為永新鎮升平木瓜溪口(海拔188米)。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四季明顯,年平均氣溫17.8°C,年總降雨量1060.8毫米,無霜期365天。城區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316天,達標率86.6%。森林覆蓋率51.4%,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綦江區為重慶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向南出海的“橋頭堡”、渝南黔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公路、鐵路交通兼備,重慶南部綜合交通樞紐雛形已現。
境內資源豐富。有煤、硫鐵礦、頁巖氣、稀土等礦藏19種,煤炭儲量16.75億噸,鐵礦儲量9037.5萬噸、煤層氣瓦斯儲量242.3億立方米,頁巖氣儲量8000億立方米,石灰石儲量4500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34.72億立方米,可開發水資源總量12.32億立方米。林木蓄積量690萬立方米,植物資源近2000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有紅豆杉、潤楠、銀杏、楠木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黑葉猴、云豹、林麝、獼猴、穿山甲等21種。
產業基礎雄厚。綦江是重慶著名的老工業基地。齒輪、冶金等傳統產業轉型發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國家高新區創建持續推進,高端智能制造長足發展,跨境電商實現“零的突破”,是中國西部齒輪城、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市級高新區?,F代山地農業產業園加快發展,打造蘿卜、辣椒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1333公頃、帶動發展6666公頃,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均實現“零的突破”,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百強產肉大縣和重慶市蠶桑生產基地、市級山地糧菜產業高標準農田示范區。
文旅融合發展。打造薪火相傳、文潤人心的“多彩綦江·創新之城”品牌,推進重慶重要紅色文化高地建設,中共綦江支部舊址、王良同志紀念館、紅一軍團司令部舊址免費開放,建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綦江主體區8個子項目。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王良軍長》入選全市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電影展映片,并在全國影院放映。5件檔案入選川渝地區檔案館建黨百年檔案宣傳系列活動百件珍檔名錄庫。紅色旅游獨立成線入選全市20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橫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扎實推進,郭扶北緯29o康養示范項目成為網紅打卡地,永城吹打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綦江農民版畫、綦江民歌等7項入選市級非遺項目名錄,確定區級非遺項目名錄50項。
2021年,綦江區地區生產總值506.91億元,增長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7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18.04億元,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219.18億元,增長3.6%。全年轄區內財政總收入61.32億元,增長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