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壩區區情概覽
沙坪壩區地處重慶市主城區西部,全區面積約395.8平方千米。轄區生態環境優美,有歌樂山、縉云山兩大綠地,大小河流55條、湖庫23座。
沙坪壩區是重慶市科教文化名區,先后被認定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國家科普示范城區。多年以來,科學技術始終是沙坪壩區最核心的競爭力。2021年,全區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1.67件,居全市第一位,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持續保持全市第一,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重慶市科學技術獎64項。創新資源富集,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沙坪壩區布局了一批國家和市級戰略平臺,有科技工作者10萬余人、碩博士3萬余名。截至2021年,評選引進“兩院”院士24人,占全市80%以上;有國家級研發平臺17個,省部級研發機構286個,市級以上獨立科研院所2個。累計培育科技企業孵化器12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家,市級孵化器4家;建成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3家;培育有效期高新技術企業129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6家,重慶市科技型企業1216家。
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首批文化先進區、全國文物工作先進區,連續23年保持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榮譽,是紅巖精神的重要發祥地,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戰文化于一爐。文旅資源豐富,有A級景區7個,抗戰遺址80余處,包括紅巖遺址 “紅渣白”、千年古鎮磁器口、人文之地大學城,等文旅景區,已形成巴渝文化之旅、抗戰遺址之旅、校園文化之旅、都市時尚之旅等富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線路,每年接待中外游客上千萬人次。
處于重慶都市圈核心、在成渝經濟圈的戰略聯結點上,鐵路、高速、軌道等現代交通網絡發達,擁有重慶西站、成渝高鐵沙坪壩站兩大高鐵樞紐。開放平臺眾多,集聚自貿區、鐵路口岸、鐵路保稅區和西永保稅區等國家級開放平臺,形成東向渝甬、西進渝新歐、南下渝黔桂新、北上渝滿俄四向齊發、陸海聯動的對外開放格局。產業底蘊深厚,產業門類涉及電子信息、汽車、通用設備、生物醫藥等26個行業,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9家,孕育了力帆、小康、嘉陵等知名品牌,聚集了惠普、Intel、SK海力士、華潤微電子、英業達等世界500強企業11家。
名醫名校集聚,是重慶教育醫療高地。有重慶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陸軍軍醫大學等高校16所,重慶一中、南開中學等中小學101所,西南醫院、新橋醫院等三級醫院7所,各類醫療機構700余所,是重慶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最集聚的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