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區區情概覽
銅梁區位于重慶西部,因境內“小銅梁山”而得名,其山石梁橫亙,形如玉屏,在朝暉夕陰中成古銅之色。處于渝西地區中心,與合川、永川、大足、璧山、潼南等區接壤,距重慶主城40千米,到成都2小時車程,是成渝經濟區中軸線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是國際主義戰士邱少云的故鄉和蜚聲中外的銅梁龍文化的發祥地。唐長安三年(公元703年)銅梁建縣,已有1315年歷史。2014年5月,銅梁撤縣建區。全區區域面積1340.47平方千米,2018年有耕地5.67萬公頃、林地6.03萬公頃,基本農田保有量5.22萬公頃;轄23個鎮、5個街道,266個村、4050個村民小組,67個社區居委會、552個居民小組。區政府駐巴川街道。2018年末,全區總人口(戶籍人口)85.11萬人,比上年增加0.1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77萬人。全區常住人口72.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07萬人。城鎮化率56.57%,比上年提高1.77個百分點。全區人口出生率9.99‰,死亡率7.95‰,人口自然增長率2.04‰。
銅梁生態良好、宜居宜業。銅梁氣候宜人,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氣溫18.1℃。境內地貌屬淺丘地形,地勢平坦,巴岳山、毓青山相擁環抱,涪江、瓊江穿境而過,玄天湖、小北海點綴其間,擁有安居國家濕地公園、毓青山國家森林公園和重慶四大名溫泉之一的西溫泉,森林覆蓋率達48.3%,人均綠地面積42平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常年維持在300天以上。先后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等殊榮,獲評“中國天然氧吧”。
銅梁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成渝環線、渝蓉、重慶三環等3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互通口12個。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50千米、渝新歐國際貨運大通道始發站25千米、國家西永保稅區30千米、中國西部地區最大深水港寸灘港60千米。對外大通道加快建設,渝遂擴能高速北碚至銅梁段和銅安樂高速將進一步拉近銅梁與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的距離,市域快線軌道璧(山)銅(梁)線即將啟動建設,蘭渝高鐵、成渝中線高鐵、市郊鐵路西環線已納入重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屆時,銅梁將形成鐵路、輕軌、水路、公路立體暢達的交通網絡。
銅梁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孕育了兩萬多年的燦爛文化,誕生了蜚聲中外的銅梁龍,傳承了銅梁龍舞等流光溢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作為對外文化交流的靚麗名片,銅梁龍舞先后4次晉京參加國慶慶典,先后3次榮獲國家群星獎,并隨國家領導人出訪世界各地,連續兩年在元旦精彩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跨年盛典。銅梁是國際主義戰士邱少云、著名音樂家劉雪庵、金砂等名人故里。中國著名古城——安居古城歷史悠久,享譽巴渝。銅梁毗鄰重慶大學城,境內有3所高等院校,有百年名?!~梁中學、“初中教育專家”——重慶巴川中學,31個省市地區2萬余名學生來銅就讀。
銅梁產業堅實,發展勢頭強勁。大力實施“實業立區、創新強區、開放興區、生態優區”發展戰略,重慶銅梁國家高新區通過專家組評審進入國務院審批序列,規劃面積50平方千米,重慶市新能源產業園、兩江新區銅梁產業園授牌落戶,基本形成軌道交通制造、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智能制造、生態農產品加工等六大產業集群,中車、中鐵、道達爾、麥格納、住友等400余家企業相繼入駐。積極爭取納入重慶科學城聯動區域,主動融入全市創新體系和西部“智能谷”建設。銅梁城市優美,宜居宜業,已形成50平方千米城景交融、產城融合、相得益彰的現代化獨立新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