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
    區縣情概覽

    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區情概覽

    來源:萬盛經開區地方志編修中心    發布時間:2022-07-26 15:38    閱讀數: 3056

    地理位置 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萬盛經開區)位于重慶市南部,渝黔兩省市交界地帶,距重慶主城區73千米,北面、東面與南川區接壤,南面與貴州省桐梓縣相連,介于北緯28°44′~29°07、東經106°45′~107°03,南北最長41千米,東西最寬23千米,面積565.58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萬盛經開區境(以下簡稱區境)在殷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時期屬巴國地。

    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國、巴國,建蜀郡、巴郡,區境大部分地區屬巴郡,南部少數地區屬夜郎聯盟鄨國勢力范圍。

    西漢前期,區境大部分地區屬巴郡,南部少數地區屬夜郎聯盟國勢力范圍;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公元前28—前25年),夜郎滅亡,區境分屬巴郡、犍為郡;東漢時期,區境分屬巴郡、犍為郡;三國時期,區境屬蜀漢巴郡;兩晉南北朝時期,區境屬巴郡;隋朝時期,區境分屬巴郡、牂牁郡。

    唐貞觀十六年642年),以今萬盛區境為中心,置溱州,隸江南道,溱州轄榮懿、扶歡、樂來3縣(樂來縣不久后并入榮懿縣),溱州州治在榮懿縣(今萬盛城區或青年鎮一帶),區境分屬江南道溱州榮懿縣、扶歡縣及山南道涪州隆化縣(后改為賓化縣,即今南川)。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設黔中道,溱州隸黔中道,分山南道為東西二道,涪州隸山南東道,區境分屬黔中道溱州榮懿縣、扶歡縣及山南東道涪州隆化縣(賓化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溱州為溱溪郡。乾元元年(758年),溱溪郡復為溱州。元和三年(808年),廢珍州(治所在今貴州正安一帶),原珍州所轄夜郎、麗皋、樂源3縣并入溱州。

    五代十國時期,區境分屬溱州榮懿縣、扶歡縣及涪州賓化縣。溱州先后隸楚和后蜀,南平僚酋割據稱雄,中央政權無力控制,原珍州地區從溱州分出,復為珍州(北宋初改為西高州)。

    北宋前期,區境分屬溱州榮懿縣、扶歡縣及涪州賓化縣。慶歷八年(1048年),溱州改隸夔州路渝州,皇佑五年(1053年),改賓化縣為賓化寨(砦),隸屬夔州路涪州。區境分屬夔州路渝州榮懿縣、扶歡縣及涪州賓化寨。熙寧三年(1070年),朝廷平復南平僚李光吉、梁承秀、王兗三族叛亂,改榮懿縣為榮懿寨,扶歡縣為扶歡寨(扶歡寨不久后撤銷),復賓化寨為隆化縣;熙寧七年(1074年),朝廷再次平復南平僚木斗叛亂,于銅佛壩(今綦江區趕水鎮)置南平軍,轄南川縣(今綦江)、隆化縣(今南川)及榮懿、扶歡、歸正、安穩等寨。區境分屬夔州路南平軍榮懿寨、扶歡寨、隆化縣。

    南宋大部分時期,區境分屬夔州路南平軍榮懿寨、隆化縣(今南川)、南川縣(今綦江)。寶佑六年(1258年),以播州縣地置鼎山縣,隸南平軍,區境分屬夔州路南平軍榮懿寨(消失于南宋末期)、鼎山縣、隆化縣、南川縣。

    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銷南平軍,隆化縣改名南川縣,隸重慶路總管府;廢原南川縣(今綦江),置南平綦江長官司,隸播州安撫司。區境分屬播州安撫司鼎山縣、南平綦江長官司及重慶路總管府南川縣。

    明朝時期,區境分屬四川布政司遵義府桐梓縣、重慶府南川縣和綦江縣。

    清雍正時期,區境分屬貴州省遵義府桐梓縣、四川省重慶府南川縣和綦江縣。

    民國時期,區境分屬貴州省桐梓縣、四川省南川縣和綦江縣。

    1955121日,經國務院批準,由貴州縣桐梓縣第十區的坪壩、興文、中朝、箐林、上壩、板遼、天橋、茶園、大壩、農林、廟壩、民權、桃子蕩、營寨、王家壩、景星、青山17個鄉,四川省南川縣第十區的萬盛鎮和鄧家、大埡、腰子、叢林、簸箕、松林1個鎮6個鄉,綦江縣的建設、青年、金靈3個鄉,總計共1個鎮、26個鄉,加上南桐、東林兩個煤礦區,成立重慶市南桐礦區。816日,南桐礦區正式成立。

    1993216日,經國務院批準,重慶市南桐礦區更名為重慶市萬盛區。48日,重慶市萬盛區正式成立。

    201110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重慶市萬盛區,設立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2420日,萬盛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由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

    2021年末,萬盛82,戶籍人口26.2人。有33少數民族,總人3469,其中以苗族人口最多,共2259人。

    地質地貌 萬盛經開區地勢東高西低,山脈南北伸展;最高點黑山鎮獅子槽東側峰頂(海拔1973米),最低點南桐鎮溫塘孝子河出境處河床(海拔265米),垂直高差1708米;主要地貌為山地,東部、南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部、中部和西部多為海拔500米~800米低山,其間有300米~500米的山丘及山間平壩。區境無較大河流分布,河流多為源短流小的山間小溪河,流域面積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孝子河等13條。區境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有煤、硫鐵礦、石灰巖等,煤炭為主要礦產資源。

    氣候 萬盛經開區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降雨豐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冬暖春早,初夏多雨,夏熱多伏旱,秋多綿雨,冬季云多日照少,災害性天氣種類多,同時具有地區差異大的山區氣候特色。2021年平均溫度17.4,較歷年平均值18.4偏低1.0;極端最高氣溫38.3,較歷年值44.3偏低6.0;年極端最低氣溫-1.5,與歷年值一致。

    水文 萬盛經開區管理范圍內多年平均降水量1228.6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1574億立方米。2021,萬盛經開區降水量1237.5毫米、7.00425億立方米,年徑流深715.8毫米,年徑流量4.05118億立方米。

    旅游資源 萬盛經開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唯一的國家資源型城市旅游經濟轉型試點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首批市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萬盛旅游產品豐富,生態旅游、體育旅游、鄉村旅游、城市旅游四大產品類型齊備。主要景區有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中國最美養生峽谷”“渝黔生物基因庫”的黑山谷景區,被稱為“中華石林之祖”的萬盛石林景區;國家AAA級景區金蝶湖、科技館;還有夢幻奧陶紀、九鍋箐森林公園、青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叢林菌谷、板遼金沙灘、涼風夢鄉村、尚古村落、南天門風雪世界、青年匯·巔峰樂園、“萬盛場”老街、國能·奧特萊斯、百花谷、五和梨園、櫻花溫泉等22個景區景點。

    經濟發展 2021年,萬盛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235.42億元,比2020年增長8.6%。全區農業總產值19.19億元,比上年增長7.5%;農業增加值12.86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55.5億元,增長16.4%。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9億元,同比增長19.5%。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9元,為調整預算的100.9%,同比增長2.3%。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17,同比增長8.4%,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3元,同比增長8.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6元,同比增長10.1%。

    国产大学生三级在线视频|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尤勿视频|{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亚洲 日韩 欧美 综合 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