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
    花卉

    南山盆景

    來源: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2-10-13 15:13    閱讀數: 1184

    南山盆景,歷史悠久。造屋建園,養花植木、蟠扎樹樁、培植盆景,花工巧匠云集。技法代代相傳,技藝流布巴蜀。

    南山盆景技藝為歷史遺產,如今尚有兩處集中的展示地。一是重慶南山植物園(原名南山公園),園內有舊時盆景遺跡,古松樹樁、蟠扎成型,位于公園大門兩側挺拔的羅漢松,經考證,其蟠扎有200多年的歷史。二是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原名黃山公園),現存有160年的衛矛、170年的桂花和184年的銀杏樹,為園林花木中蟠扎的極品。另有抗戰時期的園內盆景,花木樹枝、大小盆景等散布四周。



    南山,位于重慶南岸區東面,屬山林地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風小日照少,無霜期長,冰雪少,濕度大,云霧多,春早夏長,秋短冬暖,四季分明。境內群山重疊,森林密布,有重慶“南陲屏障”“川東花卉園”“山城花冠”“城市肺葉”的美譽,是重慶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南山盆景技藝傳承人分布于南岸區南山街道36平方千米,主要區域為雙龍村、石牛村、放牛村、大坪村、聯合村等。


    南山古稱涂山。清王爾鑒《巴縣志》云:“黃桷埡、老君洞、真武山‘皆涂山也’?!绷頁栋涂ぶ尽吩唬骸皠渲藐P于此山之上,禹廟及涂后祠在焉?!碧拼?,任忠州刺史的大詩人白居易曾游歷涂山,寫有《涂山寺獨游》一詩。

    據重慶涂山窯考古資料記載,中國宋代民窯之一的南山龍井村涂山宋代瓷窯盛產黑瓷,似與當時的盆景相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南山經歷60余年的治山治水,養花植木,蟠扎樹樁,盆景基地已聲名遠揚。川渝交流亦是互通有無,經年往來,行家里手、商家販客串聯起兩大地域流派。20世紀50年代,有關部門組建了以兩地名家、專家為成員的四川省盆景藝術家協會,從總體技藝上命名了川派盆景。

    川派盆景的重大賽事不離重慶(川東)盆景,重慶盆景花卉賽事更是少不了南山盆景。古往今來,南山的花木、盆景等景觀景色堪稱山水形勝,耀甲一方。古人留下詩文:


    山城一水隔天涯,今日南山看李花。

    香霧連天成雪海,短輿穿樹落銀沙。

    經行麥隴方抽葉,消愛松風一煮茶。

    便似盧仝張徹未,乘云直到玉皇家。


    南山盆景技藝的歷史淵源久遠綿長,根脈延續。由于南山盆景被發揚光大,譽滿天下,南山被稱為重慶的“山城花冠”。

    南山盆景的制作傳人歷經數代,衣缽相承。數百年來,花匠、花工、技師,有來有去,有教有學。有的祖傳專業數輩,有的廣采博學、精通此道。南山盆景的制作留下不少前人的經驗口訣,以及技法技藝傳承的諺語。如“三彎九道拐”“大彎夾兩小彎”“以小見大”“做舊如古”“遠看彎彎,近看盤盤”等。南山盆景技師楊文良,將50余年的經驗修為鑄成“摘、栽、縮、疏、放、傷、變”七字訣,以及盆景制作技法技藝諺語——“土質分陰陽、春夏秋冬論、樁頭分形式、太公釣魚城、彎狹是穴道、上下吊平脈”,分解起來,個中詳略可概覽全程。


    (一)選坯

    坯料常以野生樹樁為主,其次是培植的樹苗。對坯料的材質、形態、可塑性等,全憑觀察和經驗取舍。

    (二)蟠扎

    川東派尤為講究蟠扎技藝,蟠扎時間達數十年者居多,蟠扎技法之繁復,為所有制作手法之最。

    (三)嫁接修剪

    依據樹木長勢和季節等,采用“靠接”和“劈接”兩種方法為樹樁塑身?!靶藜簟笔菫闃洹罢巍?,南山樹木茂盛,剪除殘枝敗葉,多作扇形和寶塔形。

    (四)養護

    山深林密多蟲害,日照雨水多影響,必須有針對性地打藥、施肥、澆水、培土等,精心看護、精細保養。

    (五)配盆上盆

    盆缽的形狀,圓盆還是橢圓盆等;盆的材質,紫砂盆還是土陶盆等;以及盆的色調等,亦講究相宜,是為盆景藝術整體的基礎。

    (六)定名

    為盆景取名是一種藝術,熟悉盆景技藝、深知盆景造型、有良好的文學造詣與審美取向缺一不可。如此方能題眼醒目、錦上添花。南山盆景擁有專事取名的學究和專家。南山盆景的整個工藝流程和技法技藝貫穿盆景制作的始終,或按部就班,或交叉輪替,最終成就一件盆景藝術品。




    南山屬于山丘地貌,土壤酸性,土層深厚,日照較為充足,水源極為豐沛,天時地利,條件優越,是眾多種植物花卉理想的生長地。經過南山花農、花工多年的養育和對盆景技藝的打造,羅漢松、杜鵑成為巴渝(川東)盆景的典型代表之作。南山最為著名的盆景品種有臘梅、桂花、茶花、紅楓、三角楓、銀杏、油柿子、柏樹、石榴、黑松、香樟、紫薇等數十余個。各類品種遍布南山大大小小的山頭和數個農家花園花圃及制作場地。




    南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南山盆景歷代相傳的技藝,加之南來北往的傳經送寶,使南山盆景自立于中國盆景藝術之林,廣受盆景藝術界的推崇。南山盆景風格之一:三彎九拐、疏根亮爪、古樸自然、雄渾蒼勁。代表作有羅漢松、杜鵑等。南山盆景風格之二:曲折質樸、端莊典雅、飄逸妍麗、靈動神奇。代表作有臘梅、茶花、九重閣等。另有用樹木樁頭制作的樹樁盆景,采用涂山石(龜紋石之類)制作的水旱盆景等。南山盆景在歷史上多稱重慶盆景,廣為人知,為重慶(川東)盆景的公認代表,區別于成都(川西)盆景,素有獨特的風格。



    (一)歷史價值

    20世紀50年代,有關部門組建了以四川重慶兩地名家、專家為成員的四川省盆景藝術家協會,從總體技藝上命名了川派盆景。在盆景制作和風格方面,南山盆景一貫體現了川派盆景獨特的盤扎技法以及疏根亮爪、三彎九拐等風格。南山盆景創造性地依其地理及人文特性,發展自身的地域優勢,具有傳承川派兩大派系的歷史價值。

    (二)文化價值

    南山古稱涂山。清王爾鑒《巴縣志》云:“黃桷埡、老君洞、真武山‘皆涂山也’?!绷頁栋涂ぶ尽吩弧皠渲藐P于此山之上,禹廟及涂后祠在焉?!比龂幕c大禹文化交相輝映。唐代,任忠州刺史的大詩人白居易曾游歷涂山,寫有詩歌流傳。足見南山地域文化、文脈厚重。南山風景區包括10余座山峰,連綿起伏,翠巒疊嶂,山水依存,縱觀南山風景區內多個山頭和山名的變遷歷史,其實就是一部南山盆景的流傳史。南山盆景擁有傳承渝派的地域文化價值。

    (三)學科價值

    南山盆景從選坯、盤扎、整修、上盆等技法技藝的全過程,到定型、取名,無不精心籌劃,經過長期研磨,集多種學問為一體,從而出精品、出佳作。南山盆景博取植物學、土壤學、歷史學、藝術學、詩詞學、美學等學科的精要內涵,為己所用,從而打造出造型特殊、技藝超群、風格獨具、命名具有藝術性的盆景美術作品。但南山盆景需要放置在與自身特色相配合的裝飾環境中,方能與環境相得益彰,添色增輝,充分體現其綜合學科價值。



    (摘編自《重慶市志·農特產品志》)


    国产大学生三级在线视频|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尤勿视频|{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亚洲 日韩 欧美 综合 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