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竹筍
忠縣產竹歷史悠久,竹類植物在全縣各地均有分布。據資源調查,忠縣共有竹類植物8屬16種(包括引種4屬8種)。至2017年,全縣有竹林11733.33公頃,引種筍竹品種8個,以雷竹、高節竹居多。全縣竹投產面積5533.33公頃,年產竹筍3.13萬噸,年產筍竹種苗65萬余株,實現綜合產值1.30億元。
產 地 環 境
忠縣境內低山起伏,溪河縱橫交錯,其地貌由金華山、方斗山、貓耳山三個背斜和其間的拔山、忠州兩個向斜構成,屬典型的丘陵地貌。浩蕩長江穿流而過,流經88公里,匯合溪河28條。地處暖濕亞熱帶東南季風區,屬亞熱帶東南季風區山地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降雨量1200毫米,相對濕度80%,適宜竹類植物生長。

2015年,忠縣農業委員會對全縣農業土地環境進行統一檢測,筍竹種植基地的空氣環境質量符合國標《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和《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GB9137—1988)的規定。2015—2017年,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抽樣檢測:忠縣筍竹種植產地環境(土壤、水源)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391—2013)的相關要求。
品 種 分 布
2014年,忠縣林業局與浙江農林大學竹類研究所協作,開展忠縣主要竹種資源調查,初步確認忠縣共有竹類植物8屬16種(包括引種4屬8種),竹類植物在全縣各地均有分布。調查的19個鄉鎮中,都有野生狀態的竹種。慈竹遍布全縣各地,形成各自的適生范圍。

忠縣共有鄉土竹種5屬9種,面積4613.13公頃,占全縣竹林總面積的44%。在鄉土竹種中,慈竹面積最大最廣,為3018.47公頃,其中烏楊面積為562.47公頃,汝溪、白石、任家、三匯、黃金等地,面積均在133.33公頃以上。全縣白夾竹面積817.06公頃,主要在新生鎮的天池林場和石子鄉的石子林場成片分布,約占該竹種總面積的63%。全縣壽竹面積1718.13公頃,縣范圍內分布比較廣泛。水竹和楠竹面積較少。除此之外,還有少量毛金竹、具耳箬竹、斑苦竹和刺黑竹零星分布。

歷 史 淵 源
忠縣境內盛產竹,且歷史悠久。據《新唐書》(卷四十·志第三十三·地理四·山南道)載:忠州南賓郡,土貢文刀(即竹制裁紙刀具)?!短藉居钣洝芬话偎氖司怼渡侥蠔|道八》《清史稿》志四十四·地理十六·四川等志書均有記載。據清道光《忠州直隸州志·物產志》載:“斑竹,色青無斑,大可盈握,即笙竹。又一種,青質而黑斑,人謂之;花竹,又名湘妃竹、黑竹;水竹,小而勁;慈竹,即子母竹,生不離本,又謂之義竹,筍極鮮美;觀音竹,即鳳尾竹,高尺余,細葉蕭疏,可供盆玩;實竹,中空線,可為鼓柄,呼為鳳尾竹;琴絲竹,葉如實竹,起紋如絲,黃白相間;箬竹,葉可造篷笠;邛竹,葉長而勁,節翹起如車輪,可作杖”。

民國《忠縣志·物產志》載有慈竹、斑竹、樓梯竹、刺竹、白漿竹、棕竹、琴絲竹、金竹、黑竹、水竹、淡竹、觀音竹、實竹、箬竹及羅漢竹等16種,以慈竹、白竹、斑竹最多。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縣府調查,新生鄉一帶有白夾竹280公頃,年采42萬捆,多用作造紙原料。年產土紙2萬千克,產竹麻3萬千克。
1951年,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人員對望水鄉兩河村和望水村的竹山進行勘測,兩河村有竹山面積634.87公頃。其中收歸國有的面積489.67公頃。1952—1953年,省、地林業站到忠縣勘察望水、石子兩鄉的白夾竹,兩鄉時有成片白夾竹面積471.93公頃。其中望水有370.73公頃。1978年以后,竹林有所發展,全縣農舍周圍、溪河兩岸均有竹林。

產 業 發 展
2008年11月,從浙江臨安引入雷竹、高節竹等竹種,在白石鎮望巖村進行試驗種植。2008—2009年,分別在忠州、烏楊、新生、石黃、汝溪等鄉鎮建立雷竹、高節竹苗圃33.33公頃,建成綠竹苗圃20公頃,完成竹材基地建設1666.67公頃。
至2015年,共新建以雷竹、高節竹為主的筍竹基地6866.67公頃,年產鮮竹筍1.2萬噸,產值1億元,初步形成以白石鎮為核心,馬灌、烏楊、汝溪4鎮為中心,任家、新生、善廣、黃金、三匯5鄉鎮為節點的“一核三心多點”發展格局。全縣已培育筍竹龍頭企業11家,其中注冊資金5000萬元以上的1家,流轉土地自建的5家,產加銷綜合性企業7家。發展股份制專業合作社30家,家庭農場及種植大戶8個。加工企業有白石鎮萬噸筍竹加工廠,年加工鮮竹筍能力1.2萬噸。

全縣有竹產品加工廠6家。筍竹基地涵蓋善廣、任家、烏楊、洋渡、磨子、石寶、涂井、汝溪、野鶴、金聲、官壩、黃金等19個鄉鎮,形成以筍竹龍頭企業為骨干,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家庭農場為特色的繼柑橘產業后第二大農業主導產業。
特 色 產 品
“向幺妹”牌竹筍
忠縣“向幺妹”牌竹筍,滋味鮮美,富含有19種氨基酸(包括維持人體健康的8種必需氨基酸),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向幺妹”牌竹筍建有竹筍加工廠房1500平方米,成套竹筍加工定型設施設備16臺套,以及竹筍產品凍庫800立方米、竹筍產品質量理化指標檢驗室20多平方米。
該產品以25—30厘米的鮮筍為原料,通過去殼、剔選分級(分離出品種類別)、清洗、切絲(片)、殺青、壓榨整形、上架烘干、分類包裝等工藝制取,成品顏色鮮黃、肉厚脆嫩,清香可口。
“巴扎營”牌鮮筍
“巴扎營”有機鮮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等,營養豐富。不加任何防腐劑。
2015年建設巴曼凈筍加工廠房約200平方米,年加工量500噸。該產品原料選擇海拔600米以上日照充足的高山有機鮮筍,筍質鮮嫩、出土5厘米左右,采摘后馬上進行工藝加工流程。整個生產環節工作人員都處在無菌生產車間操作。調配中除加食用鹽外不加任何添加劑,確保此筍原味、生態、有機。
榮 譽 認 證
2012年,“向幺妹”牌系列食品竹筍通過商標注冊,包括鮮竹筍、火鍋筍、嫩筍尖、野竹筍、筍片和玉蘭片6個商品品種。2015年注冊“巴扎營”商標,2016年成功申請有機產品認證。同年,忠縣“半城”牌野生筍干經重慶市食品生產許可審查專家組評審后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書”。同年,“向幺妹”牌系列食品竹筍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注冊中國域名“中國有機竹筍”。2017年,“向幺妹”牌系列產品被評為“重慶名牌農產品”。